日常生活中,我们评价一个人有能力、有本事时,会说这个人有“能耐”。
从字面上分析,“能耐”不外乎两方面的含义,一个是能,一个是耐!澳堋敝傅氖潜臼、水平、技能;“耐”指的是受得住、禁得起,如耐烦、耐劳、耐心、耐性、耐力等等。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,首先要有做事的能耐。比如,要有认识问题的能力,凡事能看明白,能想清楚;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知道怎么去干,怎么干好;要有协调关系的能力,善于化解各种矛盾,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等。同时也要有做事的耐力。比如,要有耐性,沉得住气,禁得住烦;要有耐心,不急躁,不浮躁;要有耐力,能承受,能持久,有韧劲;要耐劳,能吃苦,能受累等。如果有“能”无“耐”,“能”就无以依附,就谈不上干事的效率、效果和质量;反之,如果有“耐”无“能”,“耐”就没有根基,干事的扎实、稳妥、持久就没有保证。
当今社会日新月异,竞争日趋激烈,诱惑无处不在,要成就一番事业,就要有超强的忍耐力。知易行难,练就一个“耐”字,要做到三点:一要耐得住寂寞。齐白石从一个乡下木匠成为一代国画名师后说过:耐得寂寞,百事可做。耐不得寂寞就只能心浮气躁,干什么就只能浅尝辄止。只有耐得寂寞,才能始终保持执著坚韧、心无旁骛的劲头,才能最终迎来事业的成功、人生的辉煌。二要耐得清贫。如果人一头扎进锦衣玉食、美女香车的奢华生活里就不能自拔,就会失去斗志、迷失方向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清贫的生活是一种经历,更是一种财富。三要耐得挫折。众所周知,唐僧经历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。弱者只会把挫折当做绊脚石,抱怨命运的不公;强者却把挫折当成成功的踏板,作为向上的动力。
真正的“能耐”,不是与生俱来的,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,我们既要在“能”上用气力,加强学习,增长本领;更要在“耐”上下功夫,在“耐”中锤炼品性,在“耐”中积聚力量。
|